探訪Work-life Balance的佼佼者 – 芬蘭

探訪 Work-life Balance 的佼佼者 - 芬蘭

Work-Life Balance 指的是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儘管我們時常將這個概念掛在嘴邊,但現實上大家又能夠達致平衡嗎? Work-Life Balance 知易行難,但原來遠在芬蘭,竟然可以將這概念轉化成生活文化,讓96%的芬蘭人都享受着真正的平衡。

帶你出走亞洲

在1996年,芬蘭政府已經立例規定員工不得在每星期工作超過40小時,以及每天超過8小時。到了2020年初,當地政府再推出新的措施,放寬員工可以靈活地決定自己在何時上班下班,以及在哪裡工作。換句話說,員工不一定要在辦公室內工作才算上班,他們可在家中、咖啡店、公園、共享空間內處理公事。這種史無前例的全國式彈性工作模式當然絕不容易實行,當中原來取決以下兩大關鍵。

信任 — 芬蘭根深柢固的文化

上司對員工的信任,往往都影響着員工的工作表現。當員工擁有上司的信任,得到自由度去選擇工作時間以及地點,員工亦會透過完成工作要求去回應信任。當然,此信任亦建基於員工的自律表現。

溝通 — 上司員工打好關係的重點

員工想達致Work-Life Balance,就要預先向上司說明工作期望,並作出磋商,務求讓雙方同意彈性工作的安排。除此之外,即使不在辦公室工作,員工與上司亦要建立定時的溝通會面,以確保工作進度達標,及保持良好的關係。

作為Work-Life Balance之首,芬蘭人告訴大家要達到平衡,「彈性」是非常重要。相比所有工作條件及要求都是硬性規定,彈性的工作性質有助提升員工的生產力和效率,以及增加對工作及生活的滿意度,讓芬蘭人的快樂指數也冠絕全球。Work-Life Balance從來都不只是口號,你又準備好立即行動去尋找你的平衡了嗎?

參考文章:BBC Worklife – Why Finland leads the world in flexible work (Aug 2019)

瑞典人的工作生活文化 – 談性不談錢

瑞典人的工作生活文化 - 談性不談錢

性事或財富,你更願意討論哪一樣?我們每天都辛勤地工作,渴望有一天會升職加薪。歡喜的事情當然要慶祝一番,有人會買名貴禮物獎勵自己,有人會在社交媒體把喜事公告天下。原來遠在北歐的瑞典人,卻會通通避談薪金或財富?

詹代法則 (Law of Jante) (瑞典文:Jantelagen)

這條法則植根在北歐多國的文化當中,它的精華在於「不要以為你很特別,不要以為你比『我們』整個群體優秀」。瑞典人崇尚謙遜。特別是談到財富,包括與別人討論自己的薪金,他們都會選擇避而不談。他們認為談論自己的財富只會帶來一種吹噓的感覺,令自己及身邊的人都會感到不舒服。因此,他們寧願談論自己的性事,也不願意與人透露薪金。

薪金多與少真的是最重要嗎?

很多人上班工作為的都是每月收到的薪金。然而,這只是工作為你帶來的物質滿足,工作內容的自身對你來說又是甚麼呢?與其在無止境的薪資大賽裡競爭,不如在工作裡尋找自己舒適的空間、做自己喜愛做的事、在工作任務中為自己訂下目標及挑戰。這些工作為我們帶來的內在滿足感,比每個月獲得的薪酬更矜貴、更幸福、更長久。

國民生活滿意度因而大幅提升

當人們重視的不再只是金錢財富,而是工作為人們帶來的滿足感。人們不再計較自己的資產,願意投放更多時間於其他生活方面,例如家庭生活、朋伴相處、健康飲食等。所以,很多北歐國家包括瑞典、挪威、芬蘭等,其國民快樂指數、生活素質指數、和平平等指數等,都高据全球。

對於在香港或台灣生活的我們,「沒有薪酬,哪有生活」的想法的確還影響住我們的工作態度。從北歐人的生活文化中,我們學會了「越是執着薪金財富,只會越難得到快樂生活」。從今天起,我們亦要學會放低執着,嘗試從工作中尋找真正的樂趣,讓自己脫離被薪金束縛的枷鎖。

參考文章:BBC Worklife – Jantelagen: Why Swedes won’t talk about wealth (Oct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