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在2021年的報告指出,在過往一年,全球最具Work-Life Balance的國家的首5位是荷蘭、意大利、丹麥、西班牙、法國。
在統計的40個國家當中,組織以兩大指標衡量國家的Work-Life Balance指數:
1) 長時間工作的時數
2) 人們為休憩及個人護理所投放的時間

眾所周知,長時間工作,無論是因加班與否,都會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受損。而在OECD 30多個成員國當中,有11%的員工平均每星期都會超過50小時。當中以土耳其、墨西哥、哥倫比亞的「加時工作」問題最顯著。
(雖然香港並不是OECD成員國,但小編相信若香港在榜上,一定能夠與以上三國爭「第一」)
當人花越多時間於工作上,所投放在閒暇的時間就會更少。人們一般都會選擇於閒暇的時間與家人和朋友作伴、進行自己的興趣、遊戲、看電視等。在OECD成員國當中,一位全職員工一般每天會花15小時於閒暇中,即有大約9小時是工作。
看上去似乎是看合理的時間分配,但當中的時間分布又是如何的呢?
問題一:公司是五天工作制還是實行新的「四天工作制」?(香港更有公司仍然實行5.5天制)
問題二:每天的9小時工作當中,人們又有多少時間是專心工作,而不是分心進行其他事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