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不停地轉換工作會讓僱主覺得你是 jumpy,但這種說法已不合時宜了。根據德勤在2017年的大型人才發展研究發現,現今有37%的打工仔表示五年內會轉一次工。那僱主又是怎樣看待「轉職」這回事呢?
踏入2020年代,有44%的僱主亦深知道員工只會在公司逗留少於五年的時間。換而之,人才的流動性只會越來越高,作為打工仔的你也要思考一下如何為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準備。

一、當工作遇上樽頸時
在同一個崗位逗留久了,總會有人感到厭倦,又或者覺得自己「學夠了」。每一個職位都有「最佳學習期限」,除了是一定的 skill sets,還有接觸的客戶與任務類型。當你覺得自己學有所成後,便是時候到另一個戰場學習更多了。

二、人際關係複雜
即使是一份你熱愛的工作,但有很多職埸上的因素都不是你能控制的,特別是人事問題。好同事和好上司乃是可遇不可求,若遇到很嚴重的人際衝突,而這些問題一直纏繞著你,讓你無法完成工作及身心疲憊,也許轉職是一個解脫。

三、與公司價值觀不一
每個工作的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文化。這些文化都是由不同人的理念及價值觀組合而成。對於個人而言,我們亦希望在工作中滿足一定的需求。我們可以追求金錢、穩定、發展、關係等。關鍵是我們是否認清自己的想法,並且觀察現在的工作能否滿足自己的需求。

四、薪酬比不上市價
薪金與福利對於大部分打工仔來說都是重要的。雖然公司不一定每一年為你的薪酬作出調整,但我們也可以主動了解調整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我們亦需定時了解市場上其他同等職位的「市價」,保障自己能擁有相近的待遇。若然你找到更優越的工作,不妨研究轉職的可能性吧。

五、升職的可能性
人就是喜歡進步,升職變相是大家每一年的目標。然而,只有19%的公司會提供內部升遷的機會,其餘只會是「平調」,或者等待員工自行轉職。與其「等運到」,很多人選擇主動了解其他工作,查看外在升職的可能性。

踏出 Comfort Zone
人就是喜歡進步,升職變相是大家每一年的目標。然而,只有19%的公司會提供內部升遷的機會,其餘只會是「平調」,或者等待員工自行轉職。與其「等運到」,很多人選擇主動了解其他工作,查看外在升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