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Coaching 常見疑問解答篇

Coaching 是甚麼?

Coaching 是一個以面談諮詢去處理職場或職涯問題的過程。我們的心理學家會先通過性格評估了解你的個人特質,再根據你的情況擬定可行方案,最後以一對一面談方式與你深入分析問題並確立解決方案。視乎需要,你亦可以選擇進行跟進諮詢,檢討進度並持續提升表現或改善工作問題。

Coaching 可以如何幫助我?

(1) 提升自我了解

每人皆有獨特的天賦和特質,發揮所長的關鍵,在於是否對自己有深入的了解及尋找到自己的定位。透過精準的評估以及具針對性的討論,Coaching 將讓你了解到自己在各個工作層面的勝任力、強項、弱點、提升空間以及角色定位,因而讓你對自己的事業發展不再迷惘。

(2) 釐清問題根源

面對工作或職涯上的問題,若不能了解箇中原因,就很容易會裹足不前。作為心理學家,我們會以 Coaching Psychology 作為諮詢的方法和框架,以對談問答形式去與你找出問題的癥結,繼而制定適合你的可行方案,切實地解決問題。

Coaching 是如何進行的?

Coaching 服務流程如下:

  1. 完成性格評估,讓我們了解你更多
  2. 取得評估報告,發掘你在職場上的優勢
  3. 就你所面對的問題或想達成的目標與心理學家進行一對一諮詢,共同制定目標
預約時間,心理學家與您進行一對一諮詢

Coaching 是否適合我?

在判斷是否需要 Coaching 前,可以先想想

  • 你曾否因別人對你的認知和你所了解的自己不同而感到疑惑?
  • 你曾否猶豫自己是否適合現在的工作?
  • 你是否正面對事業上的「樽頸」,難以突破?
  • 你是否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
  • 你是否希望增強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達成職涯目標?

如果你正面對以上任何一個情況,Coaching 將十分適合你!

如何購買 Coaching 服務?

只需到我們的網站 (www.expivotal.com),並到 職涯診所 選擇 Plan C1 即可購買服務,我們的服務專員會在你選購後儘快與你聯絡。

勝任力主導面試 (Competency-based Interview)

勝任力主導面試 (Competency-based interviews)

勝任力主導面試 (Competency-based Interview),又稱為職能主導面試,是以針對性的問題更有系統地了解求職者的性格特質,以確保人才是否勝任應徵職缺。有別於非正式的面試,勝任力主導面試通常都會要求應徵者具體陳述面對問題的經驗及處理方式,以評估人才身上的「軟實力」是否達標,例如溝通能力、領導力、抗壓性等。

面試官常問的問題

「請分享一次團隊合作以完成一件艱難工作任務的例子」
「在同時遇到多項工作挑戰時,你會如何應對逆境」
「試形容一次你處理客戶投訴的經驗」
「即使在工作上遇到很多挑戰,你會如何確保自己達到工作目標」
「你能否舉例說明一次支持組織內部變更的經驗」

以上的問題分別在評估應徵者這些勝任力:團隊建立、堅韌性、敏銳性、適應性、進取性。

如何應付勝任力問題?

簡單利用 STAR 原則便能有效應對不同類型的題目。
情景 (Situation):描述事件的背景情況
任務 (Task):你在情景中所執行的任務及擔任的角色
行動 (Action):你在任務中如何操作與執行
結果 (Result):在行動後所達到的效果

例子:

「請分享一次團隊合作以完成一件艱難工作任務的例子」

S – 軟件承包商突然停業,而團隊要在四天內將新的軟件系統安裝在客戶的網站中
T – 要在短期內找到新的承包商,並如期滿足客戶需求
A – 在了解客戶需求後,我決定擔當領導角色,根據我對隊員的能力及特質的了解分派工作,並確保每人都在每天完成所負責的部分。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都透過定期溝通去互相支持及鼓勵大家,讓工作如期達標
R – 工作任務如期達成,客戶對我們的服務感到非常滿意

求職者的準備工夫

1. 抓出關鍵字:在招聘廣告找出工作的所需勝任力,特別留意企業文化及人才特質的部分
2. 自我回顧:回憶自己在過往工作的經驗,找出能夠表現及突出自己相關勝任力的工作部分
3. 不斷練習:利用不同工作經驗鞏固你的答案,且運用 STAR 原則昇華你的回答內容
4. 自我了解:為自己探索更多可能性,突顯自己的專長,了解自己的盲點

面試內容從來不只是空談,更不是隨機回答。超過八成的僱主已經採用勝任力主導面試。要全面準備自己,必先了解自己有何勝任力特質,以及如何匹配至理想工作。

現在你可以了解我們的 POLAR 勝任力評估 服務以及模擬工作面試,以全面準備自己的職業生涯。

社區藥劑師的日常職責

社區藥劑師的日常職責

提到藥劑師,大家對他們的印象是怎樣的呢?你又了解藥劑師日常的職責嗎?我們今次有幸聯同 pharmasis.hk 藥劑師姐合作,為大家介紹社區藥劑師這份工作。

社區藥劑師的主要職責

1. 按照醫生處方配藥:核對醫生開的處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及用藥是否恰當,以確保適合病人
2. 問症:了解病人的症狀及病歷後,作基本的鑑別診斷(Differential diagnosis);再建議合適的非處方藥物/產品 (over-the-counter medication),並提供生活習慣上的建議,需要時轉介給醫生作進一步診斷
3. 按客人的要求提供相應的藥物:了解病人需要產品的原因後,確保該產品適用於他們的身體狀況
4. 用藥指導:教導及建議病人正確使用藥物及產品後,包括如何安全又有效地使用及注意事項
5. 回應客人的產品查詢,並提供藥物資訊:保健品、維他命、中成藥的成分及作用,血糖機及血壓計的用法等;藥物副作用,與其他藥物/保健品/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6. 存貨管理:決定藥房的產品類型(product range),根據庫存量及顧客的需要購買貨源;定期檢查貨品及藥物的有效日期及處理過期貨品
7. 持續進修
8. 與店鋪的同事合作並與其他藥劑師協調

社區藥劑師的最大挑戰 – 應付不同顧客需要自我調節

社區藥劑師身在大家熟悉的生活圈,每天接觸各色各樣的顧客。他們除了有不同的國籍、來自不同的年齡層,也有着獨一無二的病歷、藥物史及病症。每人帶有的疑問、需要,及對藥劑師的期望都不一樣。社區藥劑師除了須要運用專業知識及保持誠懇的態度應對,還要根據不同的客人靈活地改變問症 (responding to symptoms) 的技巧、回應的深入/淺度、用藥指導 (counselling) 的速度等,務求顧及到每個顧客的差異同時,也能專業及清晰地回應客人的疑問/憂慮,幫助他們處理健康難題。

社區藥劑師需具備的特質

1. 社交性 – 每一個走進藥房的人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可能是他們想藥劑師幫他找出毛病的根源、從而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又或者他們因小病纏身、想解決燃眉之急。藥劑師透過引導病人分享自己的經歷,了解他們的真正的需要,令病人感覺到「幫緊佢」,並切切實實地改善健康。

2. 體貼入微 – 現實裏,能夠把症狀和病史一五一十告訴你的病人少之又少,更可能有客人怕尷尬而不敢說出一些難言之隱。所以與病人溝通不單靠語言,藥劑師要同時留意他們身上的線索,例如表情、語氣、肢體語言及行為,從而洞悉出他們心底裏的顧慮。

3. 跟從規矩 – 社區藥劑師仔細核對處方和準備相應的藥物標籤,確保沒有任何遺漏才配藥給病人。同時要根據法律和執業守則,管理藥物存儲的位置、環境和安全性,並謹慎處理機密文件,保障病人私隱。

4. 不斷學習 – 醫學科研日新月異,藥劑師要留意最新臨床指引和醫生使用藥物的趨勢,才會明辨處方上每種藥物背後的用意及注意事項。另外,公共衛生的演變引起大眾對健康的關注,但他們對新興產品的一知半解反而弄巧反挫。所以藥劑師更須要比客人早一步,熟悉產品的用途和對不同病人的適用性。

你適合成為社區藥劑師嗎?

想知道自己適合成為社區藥劑師嗎?透過我們的職業評估配對服務,你可以了解自己與不同職業的匹配度。立即進行我們的 POLAR 勝任力評估,了解自己在職場上的獨特勝任力。

咖啡師的日常職責

咖啡師的日常職責

香港人均每年飲用250杯咖啡,有人覺得咖啡提神,有人喜歡它的味道,有人會因它感到快樂。當你走進咖啡店裡享用咖啡,你又知道每杯咖啡背後的咖啡師有甚麼職責及特質呢?

咖啡師的主要職責

1. 調製飲品
2. 煮食
3. 送上食物及飲品
4. 收銀及處理店舖賬面事務
5. 管理店內衛生
6. 跟進食材及器材用品下單
7. 編制員工更表

咖啡師的最大挑戰 – 保持一致性

咖啡店每日出產上百杯咖啡,要保持質素兼確保工作流程快而順實在不易。而咖啡豆是很容易受環境因素影響的,因此咖啡師在每一個製作步驟中都要保持一致性,才能確保咖啡的品質。在服務上,咖啡師需要為客人製造有品質而獨特的顧客體驗,才能增加客人的回頭率,以及提升咖啡店的形象。

咖啡師需具備的特質

1. 自主性 – 咖啡師的沖調技術需要不斷鑽研及練習,務求提升自己對咖啡的精通程度,包括感官、烘焙、硏磨冲煮等
2. 多任務處理 – 咖啡師在處理飲品及食物質素的同時,亦要關顧樓面客人的需要,特別在早上及中午的繁忙時間,對咖啡師來說是極大的挑戰
3. 團隊合作 – 沖調一杯咖啡需要不同步驟,咖啡師在不同步驟互相配合及協調,務求在整條流水式的生產線中保持咖啡及服務質素的一致性

你適合成為咖啡師嗎?

想知道自己適合成為咖啡師嗎?透過我們的職業評估配對服務,你可以了解自己與不同職業的匹配度。立即進行我們的 POLAR 勝任力評估,了解自己在職場上的獨特勝任力。

教師的日常職責

教師的日常職責

我們眼中的老師只會教書、改作業、照顧學生。有的甚至會時常責罵學生、罰留堂,有的卻是備受學生景仰,究竟老師有着怎樣的職責?成為一位老師又需要具備甚麼條件呢?

老師的主要職責

1. 上課教學
2. 備課
3. 課後檢討
4. 參與教學會議及行政會議
5. 處理各項教學及行政事務
6. 聯絡家長
7. 跟進學生學習及生活情況
8. 帶領課外活動及校外比賽
9. 當值
10. 持續進修
11. 處理及撰寫各項教學及非教學文件

教學只是佔了老師職責的30%,原來老師還要處理很多行政、活動、個人事務等。

老師的最大挑戰 – 協調

照顧學生只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老師在日常工作還要面對家長、同事、學校等。作為各方之間的橋樑,老師在接收到不同通知後,要消化及組織訊息,讓所有關係有效地互相配合。擔任這種協調的角色難免會有機會得失其中一方,讓自己獨自承受壓力。所以在很多時候,老師亦會成為各人之間的「磨心」。

老師需具備的特質

1. 觀察入微 – 老師需要在課室內外細心留意學生的學習進度、社交行為、生活情況等,並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支援
2. 情緒調節 – 面對不同情況,老師都需要盡量克制情緒,避免將太多負面情感帶到課室內,影響教學素質及學生對老師的觀感
3. 有耐性 – 不同學生都有能力及性格的差異,老師需要因材施教,絕不能輕易放棄學生
4. 隨機應變 – 除了為不同的情況作好準備,老師在學校裡亦會面對不少突發事情,故需要臨場應變,隨時變通,以控制場合及保護學生安全為首要目標

你適合成為老師嗎?

除了要達到學歷及專業資格的要求,學校對老師的性格特質及教學風格都非常重視。想成為老師的你,又是否具備應有的特質呢?立即進行我們的 POLAR 勝任力評估,了解自己在職場上的獨特勝任力。

甚麼是工作勝任力?

甚麼是工作勝任力?

打開求職網站,面對茫茫大海的工作職位,你又怎樣才知道工作是否適合自己?

查看着求職廣告,我們一般都會將資訊分為兩大類:(1) 基本能力(2) 勝任力

基本能力 (Competence) 是指「從事一特定工作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o a particular task)。它主要包含兩個意義,一是完成工作的基本能力,即接受過專業訓練,包括基本的語文能力、運算能力等。除此之外,基本能力還包括具備從事特定工作的法定條件,例如醫護人員、律師等行業,都需要得到政府發放的證明文件,才能在本港執業。基本能力的描述,一般都能在「職位需要」(Job requirement) 一欄上見到,常見的字眼包括「大學學士畢業」、「具備專業證書認可」、「公開試成績達特定水平」等。

簡單而言,以上的基本能力的確「基本」,就像是一張入場劵,但並不代表你適合該份工作。於是,求職者便會再細看求職廣告所要求的「勝任力」。

勝任力 (Competency) 是指「使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中表現良好的基礎特質」(the underlying characteristics which allow a person to perform well in a variety of situations)。而這些「基礎特質」並不能只着重於一個人的知識、技能、智商,還包括了個人的性格待徵、特質、價值觀等具體屬性。隨着時代變遷,僱主慢慢摒棄了知識與技能這些「硬條件」,而更重視員工的「軟條件」即性格特質是否與企業理念匹配。在求職廣告上,我們常見的工作描述包括了「具領導才能」、「喜歡團隊工作」、「對創新感到熱衷」、「能於高壓環境下工作」。這些勝任力正正就是僱主重視的條件,他們關乎員工能否在不同情況下,都依然良好地表現這些特質。

然而,問題便來了。基本能力可以從履歷表、證書等求證,但勝任力這回事,不是說自己有便有。即使在面試中,僱主亦會抱着疑惑,這個能言善辯的面試者真的喜歡我公司的理念及文化嗎?

有見及此,要全面分析求職者的「軟條件」便需要對應的工具。這項工具不但能令求職者更了解自己在職場上的性格特質,又能讓僱主更準確甄選合適的人才。

我們Expivotal的專業團隊在過去半年間,不斷進行科學資料搜集及整理數據,並研發了一套適用於本港求職者及僱主的「工作勝任力評估」,取名為POLAR,寓意為求職者及僱主找到一份讓自己發光發亮的工作及員工。

想知道更多有關POLAR的資訊,請繼續緊貼我們的更新。你亦可參閱我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