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認識一個人時,我們常常會留意他的外表。可是,深入認識後,我們都會較著重他的性格。形容性格時,除了內向或外向,還有甚麼是你經常聽到的呢?樂觀正面?文靜守規?

一、人沒有絕對的外向或內向
外向性可被視為存在於一個光譜上,而非二元對立。因此,大部分人都是處於兩者之間,而不是絕對的內向或外向。這亦解釋了為甚麼我們在不同情境下會有不同的行為習慣。

二、甚麼是外向?
著名心理學家 Carl Jung 在1923年提出,比起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外向的人對周遭環境比較有興趣。而在近代的人格心理學中,「五大性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 向這理論提供了補充。外向性不再單單指擅於社交,更是包含了自信、健談、不害羞等性格特質。

三、外向者在職場裡的優勢
相信在職場的大家都知道,工作上少不免與同事合作、和上司開會、跟客戶社交。而這些恰恰都是更切合外向者的特長。研究指出忙碌和嘈吵的工作氛圍較貼近外向者的喜好,這使外向者更容易投入工作環境中,甚至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表現。

內向或外向這個性格特質在成長階段中不會有太大幅度的改變。內向的人有時很羨慕外向的人的積極,而外向的人亦有時很羨慕內向的人的沉實。可是,每人皆有不同的性格,我們沒有需要刻意的去改變自己的性格。反之,好好欣賞自己便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