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疫症纏繞港人接近一年,你正在經歷抗疫疲勞嗎?

young Asian woman wearing protection mask against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or Wuhan coronavirus at public train station,is a contagious virus that causes respiratory infection.Healthcare concept

疫症纏繞港人接近一年 你正在經歷抗疫疲勞嗎?

港人抗疫接近一週年,原來我們已不知不覺間陷入新冠肺炎過勞 (COVID-19 Burnout) 的狀態。當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心理韌性 (resilience) 便變得越重要。面對漫長的抗疫之路,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心理韌性又能如何助我們走出困境?

新冠肺炎過勞 (COVID-19 Burnout) 是指因長期經歷新冠肺炎所帶來的壓力源而導致的心理疾患,當中包括三大特徵:

1) 情緒疲憊 (Emotional Exhaustion):失去動力,對生活不同方面喪失熱情,感到自己的情感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

2) 去人格化 (Depersonalisation):刻意在自身和生活對象間保持距離,對身邊的環境採取冷漠、忽視的態度

3) 無力感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消極地評價自己,認為生活體驗和成就感下降,生產力長期低迷

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 (Yildirim & Solmaz, 2020),普羅大眾承受新冠肺炎的壓力源越大,包括與家人關係疏遠、工作不穩定、財政負擔加重等,過勞反應便會越嚴重。再者,隨住疫情嚴峻,人們的壓力源只會不斷大增,令其心理韌性(resilience) 降低,變相每當人們遇到更繁複的轉變、阻礙、挑戰及失望時,他們都難以適應環境,從而令過勞的問題更纏身。
(註:心理韌性定義為逆境中積極回應及面對,並可以從低落之處反彈)

你又知道自己的抗疫疲勞程度嗎?快來自我評估一下。

在疫情期間,你有多久……
1) 會感到疲倦?
2) 會對人們感到失望?
3) 會感到絕望?
4) 會感到自己被困?
5) 會感到無助?
6) 會感到沮喪?
7) 會覺得自己身體虛弱?
8) 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9) 會對睡眠感到困難?
10) 會感到「我受夠了」?

以1至5評分,1分代表「從不」,5分代表「經常」。把分數累積加在一起,介乎10至50分,分數越高代表新冠肺炎過勞越嚴重,應及早面對及處理。

無論分數高與低,你都不應過分緊張或鬆懈。不同的心理學研究已證明要解決壓力及過勞問題,心理韌性絕對是關鍵之一。要建立強大的心理韌性,你可以:

1) 找到目標感:發掘自己的興趣及專長,一方面在疫情間善用時間鑽研,另一方面可思考你的專長可如何協助身邊的人
2) 善用人際關係:以不同的方式與朋友、伴侶及家人保持聯繫,在溝通中分享感受、接收正面回饋及得到支援、關懷及愛
3) 建立正面思維:正面處理情緒,讓自己重新整理思緒。即使在艱苦的情況下,仍能以樂觀及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為自己找到機會並走出困境

最新上架職涯服務

zh_HKChinese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Your Next Training?

Get Team Building Broch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