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甚麽是組織心理學家 (I/O Psychologists) 嗎?相信心理學或者商科的學生都有聽過這個職業,甚至有志成為一位組織心理學家。身為學生,你又知道應該如何為踏入這個行業作出規劃?以下我們將會解答學生對於成為一位組織心理學家常見的疑問。
甚麼是工業及組織心理學 (I/O Psyc)?
工業及組織心理學 (Industrial and Organisational Psychology) 是專門研究工作場所中人類的行為,以及透過心理學的理論及原則為組織達至目標及成功。工業及組織心理學家的目標是提升組織的效率以及員工的福祉。簡單而言,凡是牽涉員工、領導層、顧客、消費者等持分者的心理及行為,我們都會深入研究並提供有關的專業服務。
I/O PSYC 需要像 CP/EP 一樣修讀 Master 學位嗎?
原則上是。大家都知道在本科課程學到的心理學理論和知識既廣泛又有限,根本未能深入地認識心理學任何一個重要範疇。臨床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固然需要大家繼續升學完成碩士學位,工業及組織心理學也是一樣。當然,心理學家這行業在香港是沒有正式法定條例規管,固學歷及專業資格只是為了滿足專業團體中的註冊要求。話雖如此,但完成碩士學位,當然會習得更多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經驗,以增強你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修讀心理學本科時可以怎樣認識更多 I/O PSYC?
現今大部分有開辦心理學學士課程的大專院校都會設立與 I/O Psyc 相關的選修科。最基本的普遍都會包括在學制之內,例如 Introduction to I/O Psychology、Applied Psychology at the Workplace、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等。除此之外,部分院校亦有建議同學選取concentration area 去修讀學科,例如中大有 Social and I/O Psyc、教大有 Human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等。總括而言,在課程編排有限下,大家都可以把握機會在本科時獲取更多相關知識。
實習與寫論文之間的掙扎?
相信這個是很多 Final Year 心理學本科生的難題。特別是有些院校規定同學的 FYP 只能在實習與論文二擇其一。這裡先不說 CP 和 EP 的升學計劃,但以 I/O 來說,同學們一般都會將「寫論文」和「做實習」與「報 Master 是否需要」掛鉤。I/O PSYC Master 原則上都要同學有 research mindset,又希望同學有少許工作經驗。故慣常的做法是,在學期時候完成論文,並在暑假時自行在學校以外申請實習。這種兩全其美的方法,最終都只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如果想修讀 I/O PSYC,有甚麼需要準備?
最重要就是善用你在大學的資源。在學習方面,畢業後的你便會喪失很多學生福利,包括上網查閱 Journal/Paper 的權限。若你對 I/O PSYC 有興趣,我們建議你閱讀《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裡面的文獻都是 I/O PSYC 不同熱門題目的「懶人包」。若對學術文章感到厭倦,你亦可以瀏覽 《Harvard Business Review》以及其繁體中文版,裡面有很多日常工作的問題及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