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創業越來越普及,隨著社交平台的發展,做一名 「店主」 的門檻由開一個 account 開始。創業當老闆一向被社會認為是美好的事情,擺脫老闆的控制,為自己打工。
相反,打工往往都被標籤成負面、沒有自由的象徵。可是,實際上又是否這樣呢?我們為大家整理了創業需具備的特質,從而帶出創業和打工的不同,讓大家思考自己較適合哪種方式工作。
1. 目標清晰
賺錢大概是每一個人都渴望的事,但若然只為了賺錢,也許很難在這條艱難的創業路上堅持。創業路上會有很多的挑戰,特別是創業的初期,例如:不夠資金、收益不足、人手問題等等。而且,創業其實代表每分每秒都在工作,不斷在想關於工作的事情,不像上班一族有收工時間,失去了自己的私人時間。
創業需要時間建立事業,可是很多人在前期已被這些挑戰嚇退。所以,創業家需要透過清晰的目標及理想帶領自己,也要對自己所創的事業有熱誠,才能堅持到最後。相信這樣,你的滿足感會遠遠大過於金錢的數字。

2. 換位思考
在創業路上,你就是老闆。聽起來像很美好,但你準備好當一個老闆了嗎?跟以往打工不一樣,創業需要換位思考,從老闆的角度出發,具備較長遠的計劃,避免以就業的心態來創業。當你成為了一名創業家,公司的成與敗都在你的手上。在不斷追隨成功的同時,也要思考倘若失敗了怎麼辦?是嘗試另一種方法,還是果斷放棄,避免更大的損失呢?所以,除了想好「止蝕位」 外,也要計劃好資金的分配和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從而作出更好的管理策略,確保有足夠的現金流營運公司。

3. 自律能力
創業其中一個吸引人的地方是靈活的工作時間,也沒有人督促自己,不需向誰報告進度。可是,這個看似自由的工作環境,也是一個很大的關卡。由於不像打工那樣需要朝九晚五,以及創業路上沒有人會告訴你該做什麼,也沒有必須工作的時間,因為到頭來,你都是向自己負責任。
所以,自律是必要的特質。該工作時工作,不會反被自由打敗,自己帶領自己成就更高、更遠。這也是為何目標清晰(第一點)如此重要,有了目標,人就會變得自律,具有足夠的意志力面對挑戰。

4. 學習獨處
在平日上班,僱員都會擁有同事一起工作。可能同事的關係沒能好得像朋友,但也能在工作環境中一起聊天、互相支持、互相學習。但是,創業的路上不但沒有老闆的帶領,還沒有同事的扶持。創業是一個孤獨的旅程,特別是初期,很多事都要自己面對。因此,創業家也必須學習不同方面的知識,例如:網頁設計、財務管理、客戶服務等,令自己具備不同的能力,一人身兼多職。除此之外,在這些獨立工作的時間中,創業者也能學會反思更多,因為只有不斷改進,才能成就更多卓越的成績。

5. 勇氣
不論你是大學畢業後馬上創業,還是做了打工仔一會兒再去創業,創業都需要很大的勇氣。創業是一條未知的路,不知道會不會成功,甚至連下一個月有多少收益也不知道。放棄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把自己帶到一個未知的世界,總少不了膽識及信心。
另外,創業有時是為社會帶來新的產品或服務,不知大眾的反應如何。所以,除了勇敢地踏上創業的道路,也需要具有冒險精神,敢於把自己創新的產品帶到市場。雖說創業有很多未知,但成功了的話,的確能為生命加添色彩。就算失敗了,相信也是一個寶貴的學習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