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當工作動力漸漸減退 你能展現出自我領導能力嗎?

自我領導能力

在疫情的肆虐下,很多打工仔已經習慣了「在家工作」的模式。然而,遠離日常的辦公室難免會缺乏了上司的監管和同事的互相勉勵。我們的動力慢慢會變得消極,對工作的熱誠亦會隨之減退。

事實上,一個充滿動力工作的打工仔,根本不需要外界的誘因。要令工作動力有所提升,每個人都可以培養出自我領導能力,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與行為提升日常的生產力。

甚麼是自我領導能力?

自我領導能力 (Self-Leadership) 是指人們會以內在動機去激勵自己,試圖改變負面想法,並配以正面積極的行動去面對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擁有自我領導能力的人都會督促自身工作進度,提醒自己如何做得更好。當一個人擁有自我領導力,便會減少依賴外在動機,例如金錢、上司的監督、同事的認可等,同時主動及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

一、以行為主導

這種策略由自我反思 (self-reflection) 和自我調節 (self-regulation) 這兩種個人能力所組成。

自我反思 (self-reflection) 是指評估自己的工作成果,以及衡量自己的努力和行動是否足以達成目標。

自我調節 (self-regulation) 是指個人以自己設定的標準和自我評價,去反思自身的行為,並在思想和行為上作出適當的調節。

而在自我領導中,我們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運用到自我反思和自我調節。第一,有否進行自我觀察 (self-observation),例如留意住自己的心情和態度的轉變。第二,有否為自己設定目標 (self-goal setting),例如完成幾項小型的工作任務後,可以自我獎勵的方法去鼓勵自己保持動力,讓自己在工作中持續地得到滿足感。

無論是自我反思或是自我調節,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都可以做到的。它們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可以領導自己訂下有效的工作目標,避免重複做缺乏生產性 (unproductive) 的行為,同時在具有生產性 (productive) 的行為模式中建立習慣,讓我們真正掌握自己的工作。

心理學家指出,這種以行動為主的自我領導方式最適合於具有責任心的人,特別是在五大性格特質中高認真盡責性 (Conscientiousness) 的人。一般而言,具有責任心的個性能使人客觀地制定可行的工作目標,繼而有紀律地克制自己額外的慾望 (例:玩樂、私心等),讓自己盡責地準時完成工作目標。

二、以思維主導

如果你認為第一種的方法不適合你,你可以試試從更深入的思想層面着手 - 建設性思維策略 (Constructive thought pattern strategies)。在這種自我領導的策略中,人們更依賴自己的感官。從日常工作中,我們可以透過看見充滿色彩的圖表、聽到不同的聲效,再將各式各樣的感官衝擊在大腦中整合,試圖強化並領導我們的思維。這些在腦海中不斷轉換的過程,心理學家稱為象徵化 (Symbolizing)。

除此之外,我們的工作中時常都會接觸到不同人,他們可能是同事、上司、客人等。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正從身邊所有人的身上學習,這種「從觀察中學習」亦稱為「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從其他人的工作行為中,我們可以累積有用的資訊,並引導出適合自己的行為。要提到的是,這不是其他人主動地教授你方法,而是一種自發的行為。這大概就是人類的學習本能了。

回到自我領導的主題中,我們就是在日常間以 symbolizing 和 vicarious learning 領導自己,例如我們會進行自我對話 (self-talk),以維持自己的方向感及自我動力。這些過程非常強調正面積極思維的力量,它不但能抑制消極的內心念頭,亦鼓勵我們自己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優勢,讓我們以堅韌的心態推動自己的工作習慣。

若果你自認是積極開放 (Openness to experience) 的人,這種以思維主導的自我領導方式就十分適合你了。由於喜歡並擅長於思考,積極開放性較高的人都會更常反省自己,並更易接受自己的不足。遇到自己負面而具破壞性的工作態度時,他們都會把這些壞想法替換成正面且具建設性的工作態度,以激發自身的內在動機,樂觀正面地面對工作挑戰。

三、自然獎勵策略

若你都試過以上兩種不同的自我領導策略,不妨了解最後一種 - 自然獎勵策略 (Natural reward strategies)。這個策略建議打工仔在繁重的工作任務中,嘗試識別自己感到有興趣,以及能讓自己充份發揮能力的工作任務。這裡要求的是個人的能力 (competence)。這種「能力」的關鍵在於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工作模式、特性、價值觀等。當你知道這些種種「答案」後,它們就成為了你的「自然獎勵」了。

在清楚自己想要的獎勵後未不足夠,我們更要嘗試控制自己,將這些「獎勵」混合到每一項工作任務中。例如我清楚自己是個喜歡交談、重視別人意見的人,我便會嘗試在每一項工作中都加入這些讓自己提升動力的元素,包括間中與同事分享進度,又會適時主動向上司索取回饋。

「先了解,後善用」就是自然獎勵的關鍵。運用這種方法,我們都能無時無刻在工作中感到興趣,從中獲得工作的愉悅感。當我們把這些元素累積,它們就會成就我們的工作成就感及生活的滿足感。這些就是自我領導力能帶給我們最大的獎勵了。

我們時常都會在工作中失去動力,卻不知道如何重燃當初的衝勁。在職場打滾多年後,我們更是有着「過得一日得一日」的心態。原來,只要慢慢為自己培養自我領導力,你根本不需要再擔心太多別人為你而設的標準,而是以自己的角度出發,為自己建立一套提升動力的策略。相信這才是每一個人在工作中真正渴望得到的意義吧。

更多職場心理學知識,歡迎追蹤以下社交平台。

最新上架職涯服務

en_GBEnglis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Your Next Training?

Get Team Building Broch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