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開會時不想再安靜待完結 四招教你主動發言

主動發言

不知道大家在工作裡開會的頻率有多高呢?一星期一次?每天一次?我們相信,有不少人是不喜歡經常開會的,因為它既阻礙獨自完成工作,又有機會讓人感到很不自在。身在會議時,若你不想成為沉默的一人,又想讓其他人看見你「主動」的一面,不妨試試以下四個方法吧!

主動發言

一、要求澄清 (Ask for Clarification)

當聽到對方的發言有漏動或不清晰的地方時,你可以主動要求對方澄清及更深入解釋。你可以先嘗試為對方總結 (summarise) 內容,再查問對方你的理解是否正確。記住不要一開始便反駁對方,先入為主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

二、提出跟進 (Follow-up)

開會時總會討論著一些方案及項目,當中有一些工作是需要分配給組員之後去完成的。在還未正式分工時,你可以嘗試提出對工作的某部分感興趣,並展示你願意去完成。那你就可以早人一步「佔據」了該部分的工作,同時讓人覺得你有主動性。

三、匯報進展 (Progress Update)

當你在會議討論時,發現大家談及到你負責的項目,你可以簡單為大家報告一下你的工作進度。即使是一些小更新,你都可以告知大家「你正在努力工作」。同時,你可以詢問大家對你的工作有沒有意見或建議,讓你在稍後能夠更符合大家期望地完成工作。

四、分享提議 (Share a New Idea)

當你細心聆聽其他組員分享時,你的腦筋便會不停轉動,嘗試找一個新方向為團隊帶來突破。你提出的建議不一定是完整的,因為小小的衝擊可以為其他人帶來思考的機會。就如 brainstorming 一樣,有時候將每個人的小提議結合一起,便有機會成就一個完美的答案。

開會使人有愛有恨,有人喜歡在過程中與其他組員交流意見,有人卻認為這只是眾人宣示權力的平台。不同研究都指出開會的次數過份頻密,不但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更會大大打擊團隊的士氣。話雖如此,下一次開會時,若你想「貢獻」一下,不妨試試以上四招吧。

更多職場心理學知識,歡迎追蹤以下社交平台。

最新上架職涯服務

en_GBEnglis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Your Next Training?

Get Team Building Broch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