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選性格測驗的3大秘訣
我們都渴望了解自己更多,包括個性、事業運、愛情價值觀等,所以我們常以不同型式的心理測驗,如性格測驗去期求得出答案,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然而,在開始性格測驗前,你又有沒有想過以下三個問題?
1. 預測 vs. 猜測
進行性格測驗,我們當然希望它是準確的。要得到準確的結果,在於測驗是「預測」還是「猜測」你的行為。前者根據具實證的研究及方法,如統計學、心理測量學去預測結果;後者則只是隨便地將看似有關連的東西串連在一起,實際上卻是沒有任何認證的關係。
例子:
✓ Big Five Personality Test 有着大量研究支持,證實它以性格有效地預測個人的工作表現
✘ MBTI 十六型人格測試缺乏心理學實證支持,卻在心理學測驗中濫竽充數
2. 特質 vs. 類型
視乎你是否相信每個人的人格是否獨一無二。以「特質」(trait) 看待性格,即不同人在同一性格向度上有着高低之別;以「類型」(type) 看待性格,即視性格特徵非黑即白,只有兩個特定結果。
例子:
特質論:外向性 (extrovertion) 有着高低之分,強調外向性較高的人不代表沒有內向的空間
類型論:外向及內向是互斥的,強調外向的人都擁有着大量共同特徵
3. 實用性 vs. 娛樂性
性格測驗的用途有很多,有人會利用性格測驗去測試自己的愛情運,有人會用它為自己找工作,亦有企業用它遴選人才。用家在認真相信結果之前,必先考慮該性格測驗只是具娛樂用途,還是確實得到專業人士認可並具實用性。
胡亂盡信錯誤的測驗結果有機會為我們的日常生活行為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互聯網充斥着形形式式的性格測試及評估。心理學家多次強調沒有一份心理測驗或評估是百分之百準確。在下一次進行性格測驗前,大家又會抱着怎樣的心態去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