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職場性格評估 – MBTI已過時?

Blog 3

職場性格評估 - MBTI已過時?

當MBTI風靡全球,不論是學生、求職者、公司員工都會參與此性格測試,但大家又有沒有想過,原來它的風光背後,又隱藏了多少不足之處呢?

一、論選項

MBTI以二元選項要求選測試者在答案二選其一。舉例說,當別人問你是內向還是外向時,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兩邊都有一點點。事實上,大量心理學研究指出,世界上只有極少數人是單純的內向或外向的,大部分人都跌入內向與外向之間。每一個人的性格特質都是獨一無二的,只以十六種型態去區分所有人,恐怕是過於簡單,未能令用家真正了解自己。

二、論理論

MBTI的性格分類概念原於卡爾·榮格於1921年所出版的書籍《心理類型》,書中主要提到人的大腦運作涉及了四個部分:能量來源、感知偏好、判斷偏好、認知態度。如是者,根據不同配搭,人們便被分成十六種。然而,心理學的研究本應建基於實證 (empirical evidence),而不單是個人觀察及經驗。而且,過往一百年亦有研究指出榮格的性格理論缺乏實證,令MBTI的分類法失去科學說服力。

 三、論可靠性及準確性

研究指出超過50%的MBTI用家在進行第二次測試 (相隔五星期) 時,他們的性格分類已經不同了。性格特質本來是穩定的,即使人們會隨着環境改變他們的行為,但性格的本質都不會大變。即使很多公司要求員工進行MBTI測試,但原來心理學研究已多次指出MBTI的結果與工作能力及表現無關。僅僅有連繫的,只有員工對工作的快樂程度。

 四、論實用性

即使如此,MBTI每年還有二百萬用家。人們之所以繼續使用它,是因為它的性質本來就是要你相信結果。它的結果從來不會有負面的描述如「懶惰」、「大意」等,相反還會把人們包裝成不同的「氣質」,例如ENTP是「發明家」、ISTJ是「調查員」。有心理學家形容:這些測試的成功之處,就是能夠滿足人們自我了解的慾望,亦給了人們形容自己的簡易方法。

要真正了解自己,其實還有很多更全面、更準確、更實用的方法。我們的POLAR職業性格評估現已正式推出,你只需要按自己的需要選擇組合,便可以得到一份專屬你的性格報告。選擇進階或專業組合的你,更可與我們的專業心理學家團隊進行諮詢,進一步了解自己在職場上的長處及定位,助你在達成事業目標的路上事半功倍。

最新上架職涯服務

en_GBEnglis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Your Next Training?

Get Team Building Brochure